说起巴黎,每个人嘴边都会蹦出几个耳熟能详的关键词,比如时尚、潮流、浪漫、艺术、气质、悠闲;很多人都听过比喻巴黎的话,比如“法国有两种人,巴黎人和外省人”;但是巴黎有的不仅仅是这些。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很多人的外国文
学启蒙是从阅读法国文学开始的。《红与黑》,《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对一代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巴黎,还可以来一次文艺范一
点的文学之旅,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甚至是巴黎的中央市场,都可以寻找到文学巨匠笔下的点点滴滴,来,我们一起去巴黎寻找我们的阅读记忆。
>>卢浮宫:塞纳左岸的文化大典
卢浮宫,世界是最负有盛名的博物馆之一
卢浮宫(英文:Louvre Museum,法文:Musée
duLouvre)可能是世界是最负有盛名的博物馆之一。它的三大镇宫之宝几乎是无人不晓,无人不知:断臂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图像和萨莫特拉斯的胜
利女神。件件都是无价之宝。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原是法国的王宫,现在是卢浮宫博物馆,拥有的艺术收藏达40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
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
卢浮宫中央广场“拿破仑庭院”上的透明金字塔建筑
卢浮宫始建于12世纪末,由法王腓力二世(“奥古斯都”)下令修建,最初是用作防御的城堡。14世纪,法王查理五世觉得卢浮宫堡比位于赛纳河当
中的城岛(西岱岛)的王宫更适合居住,于是搬迁至此。在他之后的法国国王再度搬出卢浮宫,直至1546年,弗朗索瓦一世才成为居住在卢浮宫的第二位国王。
弗朗索瓦一世命令建筑师皮埃尔·勒柯(Pierre
Lescot)按照文艺复兴风格对其加以改建,扩建工程一直持续到亨利二世登基。亨利二世去世后,对卢浮宫的扩建工作再度停止。波旁王朝开始后,亨利四世
和路易十三修建了连接卢浮宫与杜伊勒里宫的大长廊,又称“花廊”(Pavillion de Flore)。路易十四时期曾令建筑师比洛(Claude
Prrrault)和勒沃(Louis le
Vau)对卢浮宫的东立面按照法国文艺复兴风格(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加以改建。1682年法国宫廷移往凡尔赛宫后,卢浮宫的扩建再度终止。
卢浮宫上的精美雕像
路易十四曾计划放弃卢浮宫,并将其拆除,但后来改变了主意,让法兰西学院、纹章院、绘画和雕塑学院、以及科学院搬入卢浮宫的空房,此外还有一些
学者和艺术家被国王邀请住在卢浮宫的一层和大长廊的二楼。1750年法王路易十五正式提出了拆除卢浮宫的计划。但由于宫廷开支过大,缺乏足够的金钱来雇佣
拆除卢浮宫所需的工人,该宫殿得以幸存。
再看一眼这个王宫
法国大革命期间,卢浮宫被改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拿破仑即位后,开始了对卢浮宫的大规模扩建,建造了面向里沃利林荫路的北翼建筑,并在围合起来
的巨大广场中修建了卡鲁索凯旋门(Arcde Triumph
duCarrousel)即飞熊提到的法国第二座凯旋门。拿破仑三世时期修建了黎塞留庭院和德农庭院,完成了卢浮宫建筑群。
后来巴黎公社面临失败时,卢浮宫被部分烧毁。第三共和国时期拆除了杜伊勒里宫废墟,形成了卢浮宫今日的格局。卢浮宫的收藏范围不断扩大,加入了
东方(远东)、亚述、古埃及等时代的藏品。随着藏品数量的增多,展览空间越来越小。1981年,法国政府决定将卢浮宫建筑群的全部建筑划拨博物馆,并对卢
浮宫实施了大规模的整修。由美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位于卢浮宫中央广场“拿破仑庭院”上的透明金字塔建筑。整修后的卢浮宫于1989年重新开放。
>>巴黎圣母院:雨果笔下的冲突与毁灭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中国人最初多数是通过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而知晓。到了巴黎,没有人不想去参观一下这座闻名于世的哥特式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始建
于1163年,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受命开始建造,1300年左右基本完工,但全部建成已是1345年左右,前后历时180年。巴黎圣母院建筑庄严高大巍
峨,又参差错落有致,庄重宏伟与钟灵清秀和谐搭配,浑然天成,被誉为“由巨大石头组成的交响诗”,与意大利米兰的多姆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并称为世界
三大哥特式建筑。
巴黎圣母院随着雨果的笔尖流动,这座冰冷的石头宗教建筑被赋予了火热的、耐人寻味的深刻内涵
巴黎圣母院是巴黎市中心极为重要的建筑,不仅日常的弥撒、圣诞活动在这里举行,很多重大仪式也在此举行,如英皇亨利四世的加冕礼、宣读第二次世
界大战胜利赞美诗、戴高乐将军的国葬等等。巴黎圣母院历史悠久、建筑恢宏,但是真正赋予巴黎圣母院新的生命,使其脱离了简单的宗教建筑意义,使其具有了全
新的社会价值和思想内涵的,就必须推出维克多·雨果的不朽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门洞上的浮雕,极为精美。
雨果与巴黎圣母院渊源极深。少年时代的他就对哥特建筑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到青年时期,他更是多次进入圣母院,广泛阅读有关资料,并假托曾在巍峨
高耸的钟楼的黑暗角落,发现墙上有一个中世纪人物手刻的希腊词:命运!这个词无所不在的宿命寓意深深打动了雨果,于是,内心充满激动的雨果笔下,流淌出一
个个栩栩如生的经典人物形象:美丽善良纯真的吉普赛女郎艾斯美拉达,“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道貌岸然却满腹淫欲的弗雷洛…;巴黎圣母
院里,在雨果的笔下,展开了一场美丽与丑陋、正义与邪恶、革新与保守、拓进与妥协的对抗和争斗,上演了一场冲突与毁灭的社会人生大戏。
如今,巴黎圣母院没有了敲钟人卡西莫多和美丽的艾丝美拉达,只剩下虔诚的教徒和如织的游人。
巴黎圣母院随着雨果的笔尖流动,这座冰冷的石头宗教建筑被赋予了火热的、耐人寻味的深刻内涵,走进巴黎圣母院,回味着《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情节,你会不由自主地思索着社会、历史、人生,仿佛经历着一次灵魂洗礼!
>>巴黎先贤祠:历代名人的长眠之地
先贤祠在巴黎的拉丁区,附近就是索邦大学,很有气氛
好几次来巴黎都想去先贤祠,直到这次才有机会。先贤祠的英文名是Pantheon,也可以称为万神殿,此类建筑就是供奉诸神,更有名的一座在罗
马,是两千年历史的绝代精华建筑。巴黎这座相对比较年轻,不过意义非凡,这是法国历代名人的长眠之地,不只是政治家,还有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内特
罗马的万神殿藏身于楼房中,并不显得多么高大,巴黎的先贤祠则不然,来到这座位于拉丁区的辉煌建筑,眼前是和罗马万神殿类似的外立面,但后面还
有高大的穹顶。这里原来是教堂,是法王路易十五所建,当时他身染重病,病重立誓如果能痊愈,就建造一座教堂。后来他果然开始了这项工程,由著名建筑师苏飞
罗特设计,直到法国大革命前夕才完工,但是落成后不久,教堂就被改为法国名人的骨灰安放之所。
文豪伏尔泰之墓
先贤祠的门口是几根高大的科林斯石柱,上方是三角形的山花,雕刻着浮雕《在自由和历史之间的祖国》。柱顶和山花之间是一句铭文:“伟人们,祖国
感谢你们。”内部比较空旷,正中央是证明地球自转的“傅科摆”,北京天文馆内也有这个装置,四周则有不少油画和浮雕。最醒目的是四幅关于圣女贞德生平的画
作。
居里夫人之墓
名人的墓都在地下室,与我期望的不同,大多数坟墓都非常简朴,只是狭小石室内的一具石棺,稍微醒目一点的就是刚进入地下室时的两座墓,分别属于
两位伟大的哲学家伏尔泰和卢梭。此外,诸如居里夫妇、雨果、布莱叶、左拉、大仲马等人的墓也在其内。其实很多人的名字也没听说过,毕竟对法国史不太熟,如
果里面有中文说明就好了。虽然到处是棺木,但气氛并不阴森,漫步其间,感受他们伟大的灵魂,只可惜国内没有这样的建筑,革命纪念堂气氛太生硬,而名人墓也
毁的差不多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