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7日星期一

真實版“甄嬛”:揭秘清代紫禁城后宮佳麗的生活


真實版“甄嬛”:揭秘清代紫禁城宮佳麗的生活 
改編自網絡人氣小說的電視劇《甄嬛傳》今年熱播,劇中后宮嬪妃們明爭暗鬥,單是那些複雜的清宮禮儀,就很讓人受教。歷朝歷代的后宮女人們究竟是怎樣生活的?數百年來,素有“六宮粉黛”、“后宮佳麗”的宮廷妃嬪們,是如何選秀的,生活狀況究竟有何神秘?在被高高的宮牆所隔離的神秘世界內,她們的衣食起居、言談舉止,是否如一些宮廷劇所述那樣?深藏宮中的妃嬪們的哀怨閒愁究竟有哪些?撩開歷史的面紗,拿清朝的后宮為例,來窺探一下她們的生活,看看究竟有著何等的神秘?

一八八七年的照片,夫妻在家吸鸦片,你能想象这就是真实的紫薇格格吗?
一八八七年的照片,夫妻在家吸鴉片,你能想像這就是真實的紫薇格格嗎?

格格们和外国公使夫人合影格格們和外國公使夫人合影

真實的格格

 格格,是滿族和清朝對女性的一種稱謂。作為正式稱號使用時,在後金時期,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漢人習慣,重新規定了封號。作為非正式稱號時,被用於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另外,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
 
慈禧異常看中容顏之美

慈禧和光绪皇帝的后妃们,右一为隆裕皇后,左一为瑾妃慈禧和光緒皇帝的后妃們,右一為隆裕皇后,左一為瑾妃

據悉,慈禧對自己的容顏之美十分看重,每天為此花費大量時間,她堅持早晚用溫水洗臉、敷面,用按摩器按摩面部穴位以促進血液循環,使用揚州產的宮粉、蘇州制的胭脂和宮廷自配的玫瑰露護膚美顏。慈禧還相信中藥美容,根據皮膚的變化經常請宮廷御醫“謹擬”醫方,直到晚年,她的皮膚仍有彈性。


頭髮的養護和梳理也是慈禧美容的重要環節,御醫專門為她研究配製口服、外用的養髮中藥,為她梳頭的太監以及梳頭用具都經過精心挑選。而慈禧對牙齒的護理也很科學,既用中藥保護,又用藥具醫療,七十多歲時仍面頰豐腴,嘴部棱角分明,沒有掉牙、缺齒等口腔疾病。

1903年,慈禧太后和各国大使夫人的合影903年,慈禧太后和各國大使夫人的合影

細探慈禧的宮廷生活

 作為清代後期的國家統治者,慈禧太后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及顯赫的地位,但是國事和家事仍然給她帶來了諸多的煩惱,不過她善於調整自己。與多數帝王相比,她的日常生活處處顯示王者的尊貴,但她又有普通女性的愛美慾望。 “美”成為了她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如容顏之美、服飾之美等。 
在政務之暇,她的休閒生活也是豐富多彩,如看戲、逗狗、玩紙牌等。為慈禧備膳的壽膳房廚役、太監共200多人,慈禧太后的膳食原料多為新鮮蔬菜、山珍海味。每餐葷素搭配,冬季食羊肉、鹿肉等熱性食品,夏季食用野生的茯苓、山菜、蘑菇等。而糧食中做粥用米就有京米、紫米、薏米、粳米、小米等。慈禧太后所用的餐具為金銀玉翠器及細瓷盤碗,冬天多用金銀暖鍋和銀製暖鍋。每品菜上均有銀製的試毒牌,長約三寸,如菜有毒,銀牌即變色。她使用的筷子為像牙質鑲金頭。
清朝妃嫔不如想象美貌 
清朝妃嬪不如想像美貌
 清代后宮秘史一直為人們所樂道,當“秀女”二字映入人們眼簾時,人們的直覺是秀女應有沉魚落雁之貌,然而實事並非如此,《清宮檔案揭秘》一書揭開了清宮選秀的真實檔案:清宮選秀女,絕非選美。

清代的后宮,上至皇后,下到宮女,都是從旗人女子中挑選出來的。挑選秀女的目的,除了充實皇帝的后宮,就是為皇室子孫拴婚,或為親王、郡王和他們的兒子指婚,重要性自不待言。


清統治者公開的兩條“選秀”標準,一是品德,一是門第。清代冊封皇后、妃、嬪的冊文中常常見到的是寬仁、孝慈、溫恭、淑慎,“誕育名門”、“祥鍾華閥”等等。其中,門第又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的相貌奇醜,但她是慈禧皇太后的侄女,因此,她成了皇后。被光緒皇帝視為紅顏知己的珍妃入選時,她的父親是侍郎長敘,祖父是曾任總督的裕泰,伯父是廣州將軍長善,長善又是大學士桂良的女婿,是恭親王奕訢的連襟。妃嬪制度發源於周代


妃嬪是中國古代社會一個極為特殊的群體,妃嬪制度是皇帝(天子)后宮制度的主體,形成金字塔形的等級制度,發軔於周代,此後歷代相承,各有損益。皇帝的嫡妻稱為“皇后”,從此而下,分為不同的等級與名稱,享受不同的待遇。


清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少數民族滿族人所建立的政權,其后妃制度在沿襲前代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以適合本民族的統治。清代后妃的序列為皇后一人,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此下又設貴人、常在、答應,員額多少不定,隨意而設。對先皇所遺后妃,帝祖母稱太皇太后,帝母稱皇太后,妃與嬪則分別稱為太妃與太嬪。


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關於妃嬪的記載屢見不鮮,但是這些記載只是流於文字表述而缺乏生動立體的直觀詮釋。這樣一群被人們稱為“六宮粉黛”、“后宮佳麗”的婦女,千百年來,由於被高高的宮牆所隔,其衣食起居、言談舉止,都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宮外之人,實難洞窺,只能憑藉一些傳言瑣聞來臆想她們在禁苑深宮裡的錦衣華服、豔妝靚容和哀怨閒愁。

久居深宫的妃嫔们多数病弱,长年与丸药、汤剂为伍

久居深宮的妃嬪們多數病弱,長年與丸藥、湯劑為伍
 因為追求長壽、祈祥求瑞是每一個深居禁宮大內妃嬪的良好願望。然而由於久居深宮,寂寞孤獨,加之平素缺少身體鍛煉,她們多數弱不禁風,有的甚至久病纏身。她們長年與丸藥為伍,湯劑相伴。

清宮的御藥房珍藏著大量的妃嬪用藥底方及藥材藥具,它們為後人了解清代后妃們療疾養生提供了翔實的佐證。


此外,故宮院藏的宮廷藥方中,還有安胎、補腎、理氣、活血、健脾等內容的藥方,但是它們並未公開過,也更未合理開發利用


消磨時光:抽煙打牌做針線

 雖然養尊處優,但妃嬪們打發時光的玩具並不很多

幽居深宮大內的妃嬪們,其休閒生活是什麼樣的,也是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 “一朝入選帝王宮,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妃嬪們,雖然表面上享受的是榮華富貴,但在現實生活中,她們宛如囚禁籠中的金絲雀,一道厚厚的宮牆,把她們與紫禁城外熱鬧喧囂的繁華市景割斷開來。


“粉妝宜面玉搔頭,深鎖春光一院愁”,實際上在閒暇之際,妃嬪們只能對鏡貼黃,調脂弄粉,或穿針引線,細繡荷包,或手揉核桃,養神入定,或圍聚一桌,博弈打牌,或手持煙袋,吞雲吐霧,或丹青繪事,怡情自樂,聊以打發寂寞漫長的時光。


妃嬪作為陪侍帝王左右的特殊群體,她們過的是養尊處優、錦衣玉食的寄生生活,在其各類生活開銷中,僅衣服首飾這一項便是名目繁多,妃嬪的服飾包括袍、褂、裙、氅衣、坎肩以及冠、鈿、扁方、頭簪、流蘇、手鐲、指甲套、耳墜、戒指、鞋等各種穿戴用物,無一不是珠光寶氣,極盡奢華。


瑾妃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月入宮後就一直居住在永和宮後殿的同順齋裡,這里至今還保留了當年瑾妃生活的原狀,如同順齋西暖閣裡瑾妃入宮時的龍鳳雙喜喜床,同順齋東暖閣裡瑾妃親手寫的貼落、對聯等,都向世人展示了這位晚清王妃的生活側影。


清宮妃嬪“宮分”分配表
 

看重名位 每日飯菜差別大從皇太后到貴人,每日供應的糧肉、菜蔬數量都不同

秀女遴選,是清代后妃制度的一個重要特點,清代的秀女挑選,由戶部主持,每三年選閱一次。為保持旗人的純正血統,僅從滿蒙漢八旗女子中擇取,為確保皇帝對“秀女”的充分佔有,凡芳齡13歲至17歲未婚旗女必須經過選閱。被選中的在戶部記名為秀女,備為皇帝選擇嬪妃或給皇子、親王指婚,只有落選者方可嫁人。待皇帝到了成婚年齡,對記名秀女再進行複選,從中選擇皇后一人,嬪、妃人數不定。


清代對妃嬪的冊封制度,有著極為嚴格的等級規定,清代後、妃、嬪等級的確定,必須通過頒發“冊”、“印”的冊封儀式。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儀式隆重而繁縟;冊封妃、嬪儀式則較為簡約。 “冊”、“印”是后妃名分的代表,其文字由禮部擬定,由工部用黃金(或鍍金)鐫刻。清代冊封制度規定,貴妃以上冊封用金冊、金寶,妃為金冊、金印,嬪僅有金冊而無印。而妃嬪的日常用度,包括宮分、鋪宮。宮分是上至皇太后、下至貴人、常在、答應等人每年按等級所供應的金銀、布匹以及每月、每日所供應的糧肉、菜蔬、 副食等從品種到數量的規定,包括綢緞、貂皮、米麵、炭蠟等項;鋪宮是指皇太后、皇后、妃嬪以及福晉等人宮內所用不同等級的金屬器皿、瓷器、漆器等從品種到數量的規定。在等級森嚴的清宮大內,由於妃嬪的名位不同,在日常用度的數量上存在著明顯差異,依其等級而遞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