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7日星期四

2010,我们是买房,还是卖房?

2008,房地产商在寒风中咬牙坚持,没想到“猪坚强”真的等来了“解放军”。“面粉”比“面包”贵、“买房就像抢购大白菜”……政策的模糊性让老百姓犯了难,现在这样一个时机,到底是该买房,还是该卖房?



2009最热的关键词是什么?
    保八!
    比保八还热的是什么?
    房价!
    2008,房地产商在寒风中咬牙坚持,没想到“猪坚强”真的等来了“解放军”。“面粉”比“面包”贵、“买房就像抢购大白菜”……原本以为这些疯狂的场景已经远去,没想到倏忽之间,居然卷土重来。
    有人说,2008年房地产调整是一个偶然,也有人坚持2009年是中国在救经济的同时一不小心把房地产业救得盆满钵满。到底是踩油门,还是踩刹车,从刚刚开过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人们获得的是模糊的信号。
    两种不同判断,“顶”与“底”的天壤之别。


    2010,我们是买房,还是卖房? 



12月11日,青岛,在振华路振华苑申购现场,几百名市民争抢领表申购经适房


    房子,基本靠“抢”
    政策的模糊性让老百姓犯了难,现在这样一个时机,到底是该买房,还是该卖房?


    “这段时间大家不是买房,都在疯狂地抢房!”一位趁着这波房价狂飙火速入行的中介朋友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
    11月中旬的一天,北京,朝阳区安贞里的一套面积69 平方米、报价139万元的三居室刚在几家中介公司挂出,从一楼到四楼的楼梯上就挤满了几十位闻讯赶来的中介和买主。据说个个神色焦急、手机声此伏彼起,更 有人堵着门向业主喊:“我带定金了,不用给其他人看房了!”碰巧业主不在,是他母亲开的门,老人家一辈子都没见过这种场面,把心脏病给吓出来了。
    有买主接到中介电话,停下手头一切工作20分钟就赶 到,看了几眼就决定购买。他之所以如此急迫,是因为10月初他在附近看中了一套类似的三居室,报价2.12万元/平方米,刚一犹豫便被别人捷足先登。这3 个月来他看的二手房少说也有30套,只要户型、位置还不错的,绝大部分当天就被买走。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二套房贷利率7折、营业税减 免……去年10月出台房地产救市政策催生了今年房地产市场的红火。而在年底各项“优惠套餐”有可能到期之前,购房者抢搭政策末班车掀起了楼市成交量的小高 峰。据美联物业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房贷市场以二手房过户为主的交易类贷款成交量上涨明显,涨幅60%左右。
    在12月31日之后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免征时限将由2年恢复到5年的消息一出,朝阳、海淀、丰台等热点区域的房产交易大厅还没上班门外就排起了长龙。
    从多家中介的反馈来看,上海第二套房贷款利率从11月1日起就严格按照基准利率上调10%来执行。而在北京,二套房贷利率取消7折优惠则从8月就开始执行。
    “非常幸运,我赶上了7折利率的最后一波,7月31日 签的约。”项东兴奋地告诉记者,在此之前他的心情一度极为焦虑。“为了付首付我已经把能想到的亲戚、朋友都借了。如果将来我出一点点事情,比如我病了,或 者必须拿出一笔5万到10万的钱,我的资金链就会断。7折利率取消差点成为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项东是国内一家著名互联网公司的部门总监,工作激情异常饱满,晚上11点下班是家常便饭,每每半夜还泡在网上亲自和竞争对手打口水战。2009年唯一让他在工作之外投入最多的,就是买房。
    他原本有一套住房,自从妻子怀孕、岳父母搬来之后,房子明显拥挤起来,买房计划迅速提上日程。
    “我自己也有一点模糊的投资想法,现在挺后悔,如果从去年就像盯盘一样盯着房价,就不会错过抄底。”
    6月初,有朋友推荐了东五环的远洋一方二期。2008年底房价最低迷之时,一位地产界人士曾言可以组织记者以每平方米9000元的价格团购该楼盘。而在6月9日记者陪项东去考察时,销售员的“承诺价”已经涨到了11000元/平方米。
    远洋一方二期当时只准备先开11、12两个楼盘,通往 大路的“胡志明小道”上不时有卡车尘土飞扬地驶过。可以想见这儿未来几年都会是一个嘈杂的大工地。纵然如此,项东还是毫不犹豫交了2万元的“诚意金”排 号。谁知开发商在收取了3000余购房者共计6000多万元的“诚意金”后,却迟迟不开盘。
    “开发商太不厚道了!当初说7月份开盘结果推到了8月 份,销售原来口头承诺的11000元每平方米涨到了13000元每平方米。虽然开发商的解释是‘未能取得预售许可证’、‘原定开盘的200套房源约有 9000余人登记抢购,远洋地产不得不临时决定加推200套房源’等等,实质上就是捂盘不售,为了随行就市不断上调价格。”
    挨过了消化存量房的寒冬,楼市的骤然回暖让开发商捂盘惜售之风再度蔓延。7月初项东的遭遇,只不过是一支序曲。
    据北京多家房地产机构统计,12月份预计北京仅有35 个项目进入市场,其中纯新盘项目仅为11个,其他项目均是老项目后期加推新房源,“捂盘”行为昭然若揭。而被激怒的购房者们近日在某地产专业网的论坛上呼 吁集体人肉搜索捂盘开发商,仅一天就爆出11个“疑似”热点项目名单。
    “大家觉得受到了欺骗,当时上百位购房人还为此围堵了售楼处或者写信举报。我是拿脚投票,7月底在天通苑买了一套170平方米的四居室,每平方米8500元。”项东回忆说。
    “北五环外的经济适用房社区,加上装修等其他成本已经 达到了每平方米1万元,我将来要多少钱才能卖出去?”他有些忧心忡忡,回想起“远洋”更感到极度遗憾:“其实无论是每平方米1.2万,还是1.4万,相比 今天的1.9万,都是太便宜了。一套200平方米的房子,短短4个月,便升值了100万。”这种懊恼,如同股民错过了1600点。然而当他听说天通苑的房 子这段时间已经猛涨到了每平方米1.4万、1.5万,顿时开怀大笑:“我终于心理平衡了!”折腾了大半年,买房尘埃落定,项东又开始为卖房焦虑。
    “郊区没有好的小学和中学,为了孩子将来迟早还是要换回城里。一位财经界的朋友建议我现在卖掉,他说明年房价会有一个低谷期,到时候再去抄底。我又担心卖了房价还会继续涨,这不就亏了?现在很多人都像我一样纠结。”
    专家之间也掐得厉害:有人说优惠政策取消对楼市影响有 限,有人说,“连几乎无条件支持房地产业的中央政府高层都对房地产炒作和价格暴涨胆颤心惊了。接下来到年末的20多天,是惊慌的炒家利用政策末期蜂拥出货 的时期。”有人放长线预测3年内房价必会碰到玻璃天花板,而此前某金融界大腕却高调宣称:5年内北京、上海房价将涨到每平方米30万元!
    有地产商依然在不管不顾地继续捂盘,也有二线城市的地 产商早在7月份便早早将手中已经封顶的楼盘以低于周边每平方米500元的价格迅速清盘。这位在朋友眼中“永远不败的生意人”私下透露:“我已经赚到了暴利 中的暴利,接下来无非是7000万和8000万的区别。没必要为了追求那1000万的利润,去冒7000万的风险。”
    项东倍感困惑:“我到底该听谁的?”


    房地产“政变”:魔鬼在细节
    “如果本身就是短期行为,现在可以抛售。如果是长期行为,不等着钱用,未必现在动作。如果是买来投资,我不认为现在是一个好时机。”
    撰稿·张 静(记者)
    高策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李国平在地产业浸淫19年。作为城市土地运营专家、奥运一级土地开发顾问,他是“给地产商讲课的人”,被各级政府奉为“座上宾”,身边的朋友们想买房、卖房,也都会要想听听他的意见。
    《新民周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当晚,不少开发商把有关房地产的内容抠出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品,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半夜两点还在电话里交流。您的研读体会是什么?
    李国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达的信息比较模糊,体现出 目前中央在政策上进退两难的境地。在一些细节上语焉不详、力度不大,表达了中央政府在这方面的犹豫,考虑得不是特别清楚。一方面所谓的经济复苏还很脆弱。 如果不继续刺激房地产,明年GDP保持增长的难度很大。实际上政府打心眼里不想因为太猛的调控政策一下子把房地产打死了。但目前房地产泡沫已经成为共识, 政府也感觉到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不能够再继续放任。
    《新民周刊》:中央政府为什么会把自己逼到两难的境地?2008年的金融危机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复苏,为什么我们的房价却突然飙升?
    李国平:2008年底,为了走出全球金融海啸造成的经 济下滑,以房地产为龙头撬动经济复苏,这时房地产行业从寒冬一下走到盛夏的根源。去年10月,央行、财政部等部门最新出台多项针对房地产的“救市”措施, 比如在税费上,从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 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在信贷上,金融机构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提供利率 7折的优惠,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同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各档次利率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
    鼓励消费促进购买,这些救市措施都是对的。政府其实是 通过让利,用财政收入来促进市场的交易量回升。当然最理想的还是今年年初开发商在资金链紧绷的压力下,通过销售回款自救,把高房价降到一个合理的地步,让 刚性需求释放出来了,让交易量开始回升。在这个时候,价量的增长是健康的。
    但此后中央政府为了救市,连开发贷款都开始放松,救市变成了救开发商,政府所有刺激政策只是帮助开发商解套。资产价格推高后,销售量可能会出现滞涨,价格下不来,量上不去,这是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通过政府来解决,一部分是通过市场化来解决。但因为房价的高涨,把原来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住房问题的一大批中低收入者给甩掉了,回过头来又进一步扩大了政府需要解决住房问题的群体,反而增加了自己的负担。
    政府是把所有的调控手段都用完了才把老虎关进了笼子, 但是去年一年为了救经济,倒洗脚水的时候把孩子给倒掉了,基本上把几年来积累的有好转的方向都给停止了,放虎归山的结果是让老虎反过来绑架了银行。如果房 价跌了,政府的4万亿投资、8万亿信贷怎么收回?政府因为政策失误,把自己架到了火上烤。
    《新民周刊》:金岩石的一个观点是高房价是为了创造就业必须支付的代价。您认为出现楼市出现泡沫是否无法避免?
    李国平:政府最大的失误是在刺激经济的时候大量发放货 币,这些流动性又倾向于央企和国企,又没有让这种结构失衡的资源分配去做正确的事,央企反而拿着去炒地皮了。政府应该在发放贷款时就规定央企必须拿着过多 的流动性去做廉租房,一样可以拉动水泥、基建等上下游产业,而不是让它去参与市场上商品房土地的竞争,去推高地价。
    《新民周刊》:您认为政府下一步该怎么办?
    李国平:羊已经“亡”了,抱怨没有意义,现在要做的只 能是补牢。首先需要增加土地供应、打击囤地。目前全国多个地方政府出现推地不积极的情况。年初的时候,开发商都不敢拿地,以土地出让金为主要财源的地方政 府压力非常大,某地急着请我去给他们支招,但后来又给我消息说,原定计划取消了。本来地方政府通过征地、拆迁等途径整理一块土地就需要花很多时间、人力, 他们后来拿到了中央的投资、贷款,有很多项目去做,对推地自然就不积极了。而开发商手里也没有多少余粮,看到市场上拿地这么难,他们现在有钱也不着急,所 以开工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了供给不足。但最根本的,我认为还是必须把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彻底分开。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
    《新民周刊》:临近年底,全国各大城市都加大了土地供应的力度,您认为能否起到遏制地王、平抑房价的作用?
    李国平:如果仅仅是在商品房领域的改善还是有限的。因 为年底推出的土地价格也都是在往地王上走,12月4日下午,北京亦庄一块土地拍卖,本来楼面地价到每平方米1万元以上就差不多了,到了13000元大家都 惊呆了,没想到最后竟然是以18000元成交,溢价率高达467%,而紧挨该地块的楼盘目前销售均价才为19000元/平方米。政府如此加大土地供应反而 进一步推高了资产泡沫。
    《新民周刊》:上个月苏州一次土地拍卖现场,尽管规定 每次报价不得超过2000万元,依然有性急的竞拍者直接从8.6026亿元的起报价跳空报价9亿元。北京某地块的拍卖也出现了戏剧化的一幕,在成交之后得 手者又往上多喊了1000万,如此不差钱顿时惹得现场笑声一片。而浙江绿城近来也以楼面地价19039元/平方米拿下了上海外环外唐镇某地块。此价一出, 现场观摩的媒体记者和开发商代表发出一阵惊呼,绿城的代表却是喜得合不拢嘴。这么多开发商抢地王,难道他们都是傻子不成?
    李国平:现在很多地王成交的土地,要么是在市中心,永 远稀缺;要么是低密度、高端的,他也敢去拿。如果政府推出的土地是高密度的小户型,又是在城市边缘地带,我相信开发商看到土地性能的规划是只能做面包,做 不了蛋糕的,就不会要去抢地王了。加上政府增加一些供应,很多开发商又等着地去开发,这时候的平抑地价、增加供应才有效。
    《新民周刊》:三季度末,全国排名前十名的上市房企囤地规模已经达到3亿平方米。来自北京市国土局的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至今,北京入市的土地中,形成供应的不足50%。
    实际上国土资源部早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开发商的囤 地,最明确的规定就是闲置超过一年的土地要征收20%的闲置费,超过两年没有开发的要无偿收回。然而,截至今天,全中国加在一起,闲置地被收回的不超过5 例,这个制度已经形同虚设。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目前各大城市又在打击囤地,您认为这一次会产生多大的效果?
    李国平:打击囤地确实很难,这和房地产在政府收益中占据过大的比重有关。此外也曾经有地方政府想拿某家囤地的大开发商开刀,结果开发商没有出事,反而是地方官员倒台了,可见开发商能量之强。
    从技术手段上,可以通过限制土地出让面积让囤地更为困 难。从前地方政府都是拿出大宗的土地拍卖,十几年都开发不完。只要开发商动工了,哪怕只有一个楼盘,也不能判定他是没开发在囤地。11月国土部出台“新 政”明确了商品住宅用地的宗地出让面积上限是大城市20公顷(约300亩),中等城市14公顷,小城市(镇)7公顷。


《新民周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 务,是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不久前温总理在考察建设中的上海市最大保障性住房工程进展情况时也指出,要把保障性住房建 设放在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在财政、金融和土地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让城市广大中低收入者安居乐业。这都是在向着把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分开的思路发 展。您认为是不是一个好现象?
    李国平:目前政策仅仅提出要增加普通性住房,那我要问一句,什么叫普通商品住房?是中央提供吗?显然不是。是国土资源部提供?它管不了。按照目前思路,依然要依赖开发商去解决,但开发商有这个动力吗?
    另外土地价格已经涨到了“面粉”跟“面包”一个价,如何去进行有效的抑制,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住房面积只有90平方米,但价格已经翻了一倍,这仍然还是普通住房吗?
    所以评价一个政策的好坏,不是看它的初衷好不好,而是 政策最后执行的效果和初衷是吻合还是不吻合。现在大方向没有错,关键是中央纠偏的决心有多大,这是目前最需要质疑的。而且既然已经晚了一年,力度肯定要更 大一点。如果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些口号和愿望,还是没有调整具体政策的结构性、政策执行的合理性、系统性,一年以后,你还会发现今后政策执行的效果和今天的 目标背道而驰。
    目前地方政府是政策来了之后强行搭配,每出让一块土地 规定里面百分之多少是廉租房,再次把责任推给开发商,这是政府自己的职能缺失和不作为。所以在增加普通商品房的举措上,我认为一定要落实到地方政府的执行 细节,保证在一定的时间里拿出多大的比例进行普通商品房建设,同时还必须要有一个限制性条件,确保这些土地只能用于普通商品房建设。既然地方政府在商品房 的土地出让项上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土地出让金必须转化为对保障型住房的供应上的增加以及对中低端普通商品房的补贴。我甚至认为这一比例应该高达50%。
    地方政府对此一定会有抵触。所以还要定下考核指标。地方政府在明年的政绩,不仅仅是追求一个保增长的经济总量,必须还要考量为国家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做出的贡献度。
    《新民周刊》:12月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将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对此您怎么看?
    李国平:政府最关键的是搞清楚楼市有泡沫的部分是哪些,通过哪些方法去解决。现在是继续走了一条老路,在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下,通过减少需求来抑制泡沫,把投机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一刀切。这个路子已经被证明是不对的,从2004年到2007年房价一直是越调越高。
    我们在外需不行的情况下,只能拉动内需。一是政府自己 花钱来做建设,另外一个就是让中国老百姓的高储蓄率在经济危机中发挥点作用,于是该买房的买了,可买可不买的也买了。投机的需求必须抑制,但这种改善性的 需求对政府来讲有必要去抑制吗?实际上你不就是需要这个短期效应来刺激需求吗?
    现在是完全混在一起一刀切。实际上政府不需要为高端住 宅所谓的泡沫风险去过多担心,最重要的是把它跟保障性住房和中产阶级的住房形成一道防火墙,将他们区隔来开。完全市场化的豪宅、别墅、中心地段,你就让他 炒到天上去,没有必要去限制他。对那些有钱人来说,万一资产价格在某个时期跌落,他亏的也不是银行的钱。有些1000万的豪宅不是40%首付的问题,银行 贷款的高线就是300万。除非房子跌了70%银行才有风险。甚至有些豪宅和高端住宅都是一次性付款的。他有什么问题也不会到政府门口去静坐。政府为什么要 操这个心呢?让他们为自己的投资风险去埋单就行了。你可以在高溢价中拿出一部分来补贴保障性住房,解决底层的住房问题。在商品房里又可以分成完全市场化的 非完全市场化的。后者面向中低收入者,政府在土地出让上不允许定价太高,只能获取微利或者保平。这就是经营城市的理念。现在是不该管的政府去管了,改管的 事情又没管。
    《新民周刊》:政策的模糊性让老百姓犯了难,现在这样一个时机,到底是该买房,还是该卖房?
    李国平:目前预测未来房价的走势都是危险的,它跟政府接下来的动作有关系。房地产调控是综合手段,很难说是第几个馒头才让人吃饱的。但有一条是肯定的,目前流动性还在增加,通胀的压力和预期仍然还在,尤其供应相对不多,房地产价格往下跌的可能性很难看到。
    明年第一季度,有些政策会出台,有些供应还没出现,购房者会观望。银行在等房贷额度的指标分配,贷款政策也不一定积极。可能出现一些僵持状态,价下不来,还会上涨,但是量上不去。政府面对这样的情况,会供应保障性住房,可能也不敢轻易叫停刺激政策。
    如果本身就是短期行为,现在可以抛售。如果是长期行为,不等着钱用,未必现在动作。如果是买来投资,我不认为现在是一个好时机。


京城中产的无房生活
    为了托住楼市不跌,地产商有个办法,那就是鼓吹老百姓不买房就不是个爷们儿!


    “我那些下属,让我好悲哀。中关村IT精英年入20多万的中午吃饭20元的都不去,只找10元左右的,都是让房子闹的。”肖宇感慨地对记者说:“高房价是现在国人幸福指数低的罪魁祸首!”
    记者从京城飞南国,最大的感触也是一路上凡友相聚处必谈房子。当一个话题红遍大江南北老中青三代;一部《蜗居》火得万人空巷,甚至创造了在中国股市历史上一部电视剧直接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奇迹,不得不扪心自问:是不是一定要背着这个壳末路狂奔?
    网上正流行一个新话题:如果手上有几十万,应该先买房(自住或投资),还是先创业?据一家网络社区的投票统计,有49.4%的人选择创业,37.3%的人选择买房。
    挺房者最主流的看法是:“买房100%赚钱,创业99%赔钱。”
    有朋友在深圳,经济不景气老公的生意受影响,在外又有很多回款要不回来,她最近很忧虑该怎么办。不懂理财股市不敢进,打算用手里的几十万闲钱买套房租出去,将来还可以留给孩子做保障。
    毕业于北大国际MBA的李全周则言:“最近几年读商学 院和做生意的经历对我影响比较大,越来越觉得房子并不是自己的一个必需品。如果是为了结婚我绝对不买房。如果手上的资金连投资买房的首付或月供都承担不 起,那只能选择创业。如果有充裕的资金,我会考虑房子是不是值得投资。一旦发现它被低估了,就吃进十几套,自住一套,其余的以租养房,等房价被高估时再全 部清盘。”
    他7月份回了趟太原老家,在和一位地产商朋友畅聊后,越发认定现在买房不符合投资理念。
    “太原地价最高的地方,房价都涨到至少8000元/平 方米,在相同地段盖的经济适用房才1400元/平方米。2000年前太原的房子仅仅300元/平方米,10年翻了20多倍。但即使房价这么疯涨,太原的租 售比还是比北京好,100平方米、售价8000元/平方米元的房子一个月的租金是3000元,而北京类似的房子租金只有6000元,房价却高出了4倍。”
    据美联物业市场研究部、中原地产和麦田房产的调查显 示:11月北京的楼市租售比再创纪录首次突破了1:500,达到了1:546,部分区域甚至达到了1:700。而在1月租售比为1:351,上涨幅度达到 了35.7%。而国际上用来衡量一个区域房产运行状况良好的租售比一般是1:200。
    “北京现在的租售比已经高得太离谱了。这意味着房产投资价值相对变小,房产泡沫显现。说实话有钱还不如放在银行,回报率太低。”
    反对者认为,别拿租售比说事。国内流动性过剩,诸多资本流向了楼市或股市,人们已经把房产作为一种投资产品,相信其未来价值,而不是房租收益。
    但在李全周看来:“我买入这个房子,虽然预期会上涨将 来可以倒一手卖出去,但是你不能只向着好的去预期,必须做好悲观预期。如果我用闲钱付完首付,租金抵消完月供之后还能盈利,可以带来持续正的现金流,这就 算是一个好投资。但现在买房每月总得往里贴钱,万一经济不景气了怎么办?”
    他的购房理念深受《穷爸爸、富爸爸》一书影响:先投资、创业,再用所产生的收入买房。
    罗伯特在书中有一段诛心之论:中产阶级买他们以为是资产的负债,实际上已深陷贷款的陷阱。大多数人一生都在为一所他们并未真正拥有的房子而辛苦地工作,失去的是继续受教育的机会和用其他资产增值的时机。
    “他这套理念很正确,完全能说服我。”李全周说。他目前正忙乎快销品“多多鱼”的北京推广。“我测算过,如果销量起来后,一年可以很舒服地赚几百万。”
    分贝网副总裁水木周平曾言,为了托住楼市不跌,地产商有个办法,那就是鼓吹老百姓不买房就不是个爷们儿!李全周也感慨道:“想要坚持清醒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去说服自己的另一半。”
    而对小波来说,2007年从媒体出来后,手上几十万存款的他,也是在房子和创业中,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
    “刚上班的时候是2000年初,那时候北京房子可真便宜。但当时是一艺术青年,总觉得买房很不符合自己的身份。现在依然不想买,细账算下来不如租房。”
    小波喜欢住在皇城根下,心里觉得踏实。但在三环里二环外买套100平方米的房子,除了首付,他需要承担每月至少1万元的月供,20年雷打不动。想买便宜点的,只能被发配到五环外甚至更遥远的顺义、通州、昌平,总觉得好像是被这地球抛弃了一样。
    而他现在,每月支付3000元的租金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住在皇城根,闲时登登景山,游游北海,就像逛自家的后花园。”
    不买房子,做点什么呢?小波看上了餐饮业。
    据统计,北京每个月有10%的餐饮公司倒闭,同时又有10%的新餐饮公司诞生,如果想以小博大,只能走主题餐厅创意菜这条路。
    临街的门脸房一年租金要八九十万,初次创业不愿意给自己太大压力的小波打上了四合院的主意。一口气考察了30多个,最终在平安大街“段祺瑞执政府”往西的一条胡同里,寻到了一处200平方米的小院落,取名“摸鱼儿大宋食供”。
    “租完院子之后还没想好做什么,一个巧合看到一本宋朝的菜谱《山家清供》,几天之后灵感突现:我要做宋朝菜!”
    Timeout曾给过一段“很宋朝”的点评:“武松打扮的店小二头前带路,不大的小院青石逶迤、流水缠绵,倒也古雅温润;而六间包房则是木棱木格、油纸糊窗,名字分别是石鼓、岳麓等宋代的六大书院,连卫生间都被冠以古代厕神娘娘的名字——紫姑……”
    小波说:“我作为经营者还是有压力的,最舒服的其实是我的朋友们,特别是夏末秋初之际过来在石榴树底下喝喝茶,下下棋,比我惬意多了。”
    说实话,这宋朝菜谁都没做过,小波省了请名厨的钱。跟“厉家菜”一样,“大宋食供”的规矩也是大得很,上什么您就吃什么,客人不能点菜,还必须提前一天预订。
    “有多少客人订就准备多少,不至于造成浪费,员工也不会很辛苦。通过定食的方法把各方面的成本都降低了,所以我的经营压力很小,一年租金才30万,每天只要收入2000元就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据一位跟小波相熟的朋友透露,经过半年多一点的负债经 营,此后又持续了一年的收支平衡后,小波用了一年半时间就把投资收回来了,并开始实现盈利。随后他又投资了100多万在雍和宫桥西南角盘了一个1100平 方米的空间,将三个四合院打通做高档商务餐饮。据说这回改明朝菜了,要将穿越进行到底。
    以小波的年龄,也到了男大当婚之时,他对婚房有什么考虑?
    “北京房价也许还会继续上涨,但是我依然不会购买,将来的愿望是自己盖房。”他跟几个朋友在西山看上了一块地。也许不远的某一天,就可以到小波自己的四合院吃茶去。

没有评论: